文章分类 爱情故事搞笑文章网恋故事生活感悟散文诗歌爱情感悟伤感文章婚姻生活情感交流心情日记写人记事亲情友情
当前位置:永恒网 > 文章阅读 > 心情日记 > 正文

元宵节忆旧事

       冒着凛冽的春寒,踏着消融的残雪,随着拜年的人群,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花枝招展闪亮登场了。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在我的记忆中,“正月十五大似年”,元宵节一直被人们所看重。“元宵节三件宝,汤圆、火把、花灯闹”,讲的就是它的丰富多彩和热闹非凡。
  汤圆的美味,是元宵节赐予的莫大口福。记忆深处,每年正月十五清晨,雄鸡尚未报晓,勤劳的妈妈就裹着浓重的夜雾早早起床,点一盏昏暗的油灯,系一方花布围裙,和一盆白亮的糯米面,拿出绣花功夫小心翼翼地忙着团汤圆。汤圆的馅很花哨也很有讲究,有红砂糖的,有芝麻糖的,有实心的,——这些馅,不仅很好吃,而且象征着“甜甜蜜蜜”、“芝麻开花节节高”、“实实在在”之类的美好愿望。最独特的是,每年总有一个汤圆是要用硬币作馅,——这是所有汤圆中最尊贵的,按照传统的说法,谁吃到这个汤圆,就意味着新年“财”“源”(汤圆的“圆”与之同音)滚滚,而这对于贫苦农家来说,又是多么好的兆头啊!因此,一家老小,无论是谁有此运气,哪怕当时被硬币咯痛了牙齿,脸上也总是阳光灿烂,心里更是春意融融。
  正月十五玩火把,小时候,元宵节丰盛的晚餐过后,年青人们都要点燃事先编好的草把子,高高地擎在手中,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一路狂奔,让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节日的乡村,把爽朗欢快的笑声洒遍新春的旷野。
  闹花灯,应该是元宵节最精彩的一幕。记得少年时代,家里买不起华贵的花灯,父亲就土法上马,自己动手制作。父亲精心选取一块方方正正的薄木片充当灯笼的底座,从四角穿进去几根细长的铁丝作为提手;再用红麻秸或者高粱秸秆当骨架,外面糊上红纸,扎成漂亮的灯罩;最后在木底座上放置一个空墨水瓶,倒满煤油,投入灯芯,用火一点,大红灯笼就亮了起来。
  如今,又逢佳节,又是元宵,可硬币作馅的汤圆早已成为历史,人们玩火把、闹花灯的兴致也日益淡化,很多传统的内容正被逐步改写,发短信、打电话、看电视、玩电脑等新的过节方式得以快速普及。这固然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不知怎的,我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常常想起元宵节的诸多往事,由衷地怀念小时候的元宵节,——这不仅因为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物质和精神享受,更因为那里面蕴藏了原滋原味的传统习俗,那可是每一个华夏子孙都要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 网站地图

永恒网 YongHengWang 版权所有 内容转载请注明 部份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