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爱情故事搞笑文章网恋故事生活感悟散文诗歌爱情感悟伤感文章婚姻生活情感交流心情日记写人记事亲情友情
当前位置:永恒网 > 文章阅读 > 心情日记 > 正文

身在红尘,心有绿洲

        这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充斥,大有爆炸之势。

        图书和音像等出版物作为这些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也是数量激增,琳琅满目。可是,在书店成柜成架的书籍中,究竟有多少好书呢?恐怕谁也没有做过统计,也不可能统计,因为并不存在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但是凭感觉来看,或者凭听到的许多议论来看,上乘的图书或精品佳作还是比较有限的。可让我欣慰的是,最近我读到了一本好书,一本很淡却雅、很平实却又耐人寻味的好书,它就是湖北省财政厅赵武松先生所著的《红尘绿洲》。

        刚刚辞世的季羡林先生在他的好几篇短文中都提到,人的一生需要处理的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大体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人与人的关系应当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那么人与自己的关系呢?不清楚属于什么范畴,它实际上指的是人与自己心灵的关系,似乎应该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是宗教、心理学等研究的问题。时下,人们关注得更多的好象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处理这一关系中不得不关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关注有愈演愈烈之势:忙于对物质利益的追逐,忙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处理,忙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却越来越不清楚人的终极价值究竟是什么,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许多人的眼光盯住外部世界,在那里寻觅自己的理想与幸福,而很少或顾不上关注自己的内心。就象漫画家郑辛遥先生所说的:“人人都晓得要改变环境,就是不晓得改变心境”。永恒网www.yh31.com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主张内修,强调反观自我的。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中国的古圣先贤强调修身养性,强调明德悟道,不太主张过多地向大自然索取,不太看重物质利益,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佳句,也有“舍生取义”、“知足常乐”的格言。但是理念归理念,现实归现实,在实际生活中,统治者不能不享受物质利益,老百姓不能不关注衣食住行,圣贤们也很难不食人间烟火。所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事实上是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的,甚至很多人是把它放在第一位的。而物质利益给人们带来的享受似乎有一股魔力,产生出一种令人上瘾的效应,以致人们追逐争斗于其中不能自拔,真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们在享受着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出现了内心的茫然和终极目标的迷失,在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同时,幸福指数却似乎呈下降之势。这样的茫然和焦虑是好事,恰恰证明人性未眠,孺子可教。这种人性的觉醒一方面来自于人们盲目向大自然索取遭到自然界报复而受到的警告、惩处,另一方面更是由于人类对终极目标与价值的重新思考。当然,有警醒者,也有执迷不悟者,且执迷不悟的人还不在少数。

        人不能没有物质生活,否则就不能生存,人也决不能只有物质生活,那无异于行尸走肉。人类如何在与自然界的相处中获得必要的物质条件,又理性地守护住人之为人的价值底线,建设好精神的家园,这是人类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依我看,赵武松先生的《红尘绿洲》一书,正是对这一重大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一项阶段性成果。

        武松先生与我交往有些年头了,我总的感觉他是个性情中人,但这种性情并非酒肉朋友那样的性情,而是感悟到了人生真谛之后所表露出来的人性的真情。他很平凡,但很充实,他很忙碌,但很快乐。在经历了三十四个职场春秋之后,他将自己对生活感悟的点点滴滴写成文字,集结出版,没有张扬,没有刻意,就象瓜果熟了自然掉落一般,平静而淡定,这很让我欣赏,让我敬重。我很少为别人写书评,读了《红尘绿洲》,却情不自禁地想写上几句。

        说得高雅一点,《红尘绿洲》就象一泓清泉,它可以洗涤人们心灵上的污垢;说得粗俗一点,《红尘绿洲》也象一根鸡毛掸子,可以弹去人们心灵上的尘土。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许多人不能不追逐功名利禄,虽然它如过眼云烟,许多人也不能不爱慕荣华富贵,虽然它是身外之物,但正如作者所说的,只有守住那份平和而坚毅的心境,才能演绎生命的永恒。全书立意很高,表述却很平实,很多哲理都是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引导而不训导”,“说服而不压服”,相信读者们自己完全可以去领悟,去感同身受。我们生活在尘世之中,为生存与发展而奔忙,但我们一定要提高生存的质量与品位,一定要明确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我们象一条渔船,乘风破浪,下海捕捞,但一定要定时地回到港湾——心的港湾,检修渔船,恢复体力;我们的心灵深处不可能没有沙漠和戈壁,甚至不可能没有沙尘暴,但在大漠的深处,在沙尘暴肆虐过后,一定要生长出一片小小的绿洲,那片绿洲才是我们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

        最后,我想引用作者的一段话结束这篇短文:“不贪婪眼前的景物,欣赏一路走来的风景,憧憬还将经历的未来,就会懂得知足和感恩,就能让自己身在红尘,心有绿洲”。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 网站地图

永恒网 YongHengWang 版权所有 内容转载请注明 部份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