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爱情故事搞笑文章网恋故事生活感悟散文诗歌爱情感悟伤感文章婚姻生活情感交流心情日记写人记事亲情友情
当前位置:永恒网 > 文章阅读 > 亲情友情 > 正文

怀念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曹凤琴(后因派出所户籍员工作疏忽,误写成晁淑青),出生于1925年12月7日,农历乙丑年十月二十二日,于2010年6月10日(农历庚寅年四月二十八日)凌晨一点三十分,因病医治无效而离开了我们,但她的音容笑貌不时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经常在梦中见到她老人家。妈妈是我一生中最敬仰的人,也是对我的影响最大的人。她的善良、勤劳、刚强、纯朴……无一不使我震撼。妈妈永远活着我们的心中。

  妈妈心地善良。妈妈没有上过学,她认识的字不超过二十个,但是,她却心胸宽广、与人为善。经常跟我们说:“将心比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家里不和,邻里欺;邻里不和,外人欺”、“好狗护三邻,好人护三屯”、“平斗借,尖斗还”、“图小便宜,吃大亏” ……她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六十年代,粮食紧缺。大多数人都挨饿。妈妈向生产队借了一辆马车,独自一人赶着马车去长岭县我的舅舅家。妈妈把家中的情况跟舅舅一说,舅舅和我的大表哥立即动身,挨家挨户作动员。希望各家各户都能提供一些帮助。由于那一村人多数是舅舅的本家,还有一些是亲戚,而且舅舅当时是生产队的队长,所以这件事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往舅舅家送东西,有粮食也有蔬菜。妈妈对各位是千恩万谢,感激的泪水、心酸的泪水掺杂在一起。很快,舅舅家里堆满了亲友们送来的救济品。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告别了舅舅,赶着满载粮食和蔬菜,更是满载着亲情的马车返回。经过十多个小时艰苦跋涉,终于到家了。可是,刚到村口就有些人迎了上来,妈妈立即停下马车。也似乎忘记了路途劳顿,开始把车上的粮食、蔬菜分给大家。又有人闻讯赶来,也都带着粮食、蔬菜高兴而归。到家时,一车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了。大姐(当时才十几岁)向妈妈坦白一件事:在妈妈去舅舅家期间,她把仅有的半瓢稻糠炒了,分给弟弟和妹妹吃了。大哥对妈妈说:“姐姐炒的可好吃了,还给您留了一点儿。”妈妈又落下泪来。后来,有不少人说他们的命是妈妈给救活的。

  妈妈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她有一句口头禅:“宁让身受苦,不让脸受热”、“眼睛是懒汉,手是好汉”。妈妈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她的付出总要比别人多。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的咸菜和酱总要比别人家多。后来我才知道,有一个姓于的远房亲戚。由于人口多,咸菜和酱年年不够吃,就年年到我家来拿。

  每年的端午节前夕,妈妈都要生绿豆芽。那时,炕上摆四五个大盆(是那种现在很少见的泥盆,能装五六十斤水)。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给别人免费带料加工的。还有的甚至连料都不拿。生绿豆芽可算得上是个繁重的活。每天至少要用水投洗三遍。要温热水(30-40摄氏度为宜),水中千万不能有油。那时没有现在的洗洁精之类的产品,妈妈的办法是将高粱秸秆剥皮后放到水里煮。去油的效果蛮不错的。每次妈妈都累得汗流浃背,可她从不叫苦。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由于自己身单力薄,能做的就是烧水,以减轻一点点妈妈的负担。

  为了贴补家用,妈妈经常到离家七八里地的十屋农场打工,来回十五六里要徒步行走,有一次由于疲劳和饥饿,艰难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当走到一片葱地时。妈妈就挖了一些小葱以充饥。由于当时饥饿难捱,也不知吃了多少。结果第二天起了满嘴大泡。

  前些年,不仅粮食紧缺,就是烧柴也很缺。每年秋天,妈妈都要起早贪黑到大地去搂柴禾(主要是玉米叶子,很少也很飘)。还要到一公里以外的林地里去搂树叶,为了躲过护林员,走出林带时还要快速奔跑一程。搂柴禾的工具就是耙子和花篓,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花篓高一米左右,再上个尖就接近一人高。大约有六七十斤重。背起来很是吃力,两肩被绳子勒出两道血印。腰部也会被磨破。妈妈从未叫苦,默默地忍受着痛苦。为的是全家人能吃上热乎的饭菜,为的是全家人不受冻。

  说起冬天取暖,使我想起妈妈制做的火盆(过去东北农村常用的取暖工具)。妈妈制作的火盆非常精致,简直就是一件工艺品。用一种粘土掺入麻刀和成泥。经过反复揉搓、摔打。再找来一个泥盆做“模具”。将揉好的泥均匀地拍打到“模具”上。经反复拍打后,再用碗进行打磨、抛光。最后再按上“耳朵”(以便搬动)和底座。妈妈的作品有时被邻里看中了就要了去,妈妈就再做一个。记得有一年,妈妈一连做了七八个。每一个都是认真的用心去做,每一个都是那么精致。妈妈每天都起得很早,起来后烧火做饭,然后,把火烬收到火盆里,再把火盆搬到屋里,屋里渐渐地暖和起来。妈妈又把我和弟弟的棉袄、棉裤拿到火上烤,把烤得热热乎乎的棉袄、棉裤拿给我和弟弟,叫我们起床。整个冬天都是如此。(据说哥哥、姐姐小时候也是这样度过冬天的)。到了春天,火盆还有一个重要用途:老母鸡会在火盆里孵化小鸡。

  春天来啦,全生产队各户把猪都集中起来去放养。那时种地还很少使用化肥,猪粪是可以换钱的。于是,在上百头猪的后面跟着十几个人拾猪粪。妈妈也在其中。我也有几次夺过妈妈手中的粪筐和粪叉,跟在猪群的后面。湿漉漉的猪粪又臭又沉。真是难以忍受,但是,为了减轻一点妈妈的负担,我还是坚持着。

  妈妈做的饭菜特别好吃,妈妈认真对待每一顿饭菜,从未糊弄过。她总能变着法给我们弄些可口的饭菜。春天,家家都没有菜吃,妈妈就把咸菜条和点面,放在锅里一煎。就像煎的鸡蛋一样。简直就是鸡蛋的替代品。我上中学时,由于学校离家较远,中午要带饭,妈妈总是把鸡蛋留给我带到学校吃。妈妈总是把最好吃给我们吃,在我的记忆里,妈妈总是说她不爱吃(那些好的、少的)。

  我们家很困难,但是,妈妈在我们身上花钱从不吝啬。尤其是在我的身上花钱最多,我上高中时身体还很瘦弱。妈妈就在每天早晨给我冲一碗鸡蛋。听说补脑汁能够补脑,就花了好多钱给我买来喝。每年都给我们做新衣服,大哥是全村第一个戴上皮面羊剪绒帽子的。可是,妈妈的衣服却是补了又补。记得妈妈有一条条绒裤子,不知有多少块补丁,干脆都看不出那条裤子原来是什么样的了。二表哥从部队回来探亲,看到这情景流泪了。回到部队用自己的津贴费给妈妈买一块布料。让妈妈做一条裤子,并在信中强调说:“这块布不能留,否则,时间一长它就坏掉了。即使不穿,八年后也就要扔掉了。”(其实,就是怕妈妈不穿。)后来,我们就把那块布戏称“八年扔”。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给我的触动也太深刻了。我那时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好好读书,将来让妈妈吃好穿好。

  妈妈的针线活也做得非常好,我们的衣服、鞋帽都是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缝制,非常合体且美观。鞋面上都要刺绣的,每次去叔叔家,婶母都要把我抱到炕上,脱下我的鞋子欣赏一番,嘴里还不停地夸奖妈妈的手艺。真是赞不绝口啊。由于妈妈的手艺好,就经常有乡邻乡亲来求妈妈帮忙,妈妈从不推辞。哪怕自己正在忙,也要放下手中的活计而去帮助别人。

  妈妈信佛,而且非常虔诚。每到农历的初一和十五都要净面净手后到佛龛上烧香、礼拜,春节时还要吃三天斋饭。妈妈珍藏着三张藏传佛教三位活佛的照片。据妈妈讲这三张照片,是妈妈年轻时用一件非常心爱缎子面棉袍换的。后来,我把三张照片拿到照相馆做了塑封。妈妈看后很是高兴。把照片端端正正的摆到佛龛里。其实,妈妈信佛是真心的,妈妈的心就是佛心。她的善良、她的包容是一般人做不到的。真正达到了佛的境界。大姐结婚后,由于大姐夫的脾气很糟糕,经常跟大姐发生口角。大姐就哭着喊着要跟姐夫离婚。妈妈就是不允。并且,历数姐夫的优点和姐姐的不足。大姐的家庭一直维持了下来。大哥六岁就跟大嫂定下了亲事,十八岁就把嫂子娶进了家门。妈妈就把大嫂当成亲姑娘对待,甚至比她的亲生孩子还要高一个级别。父亲从外地回来,带回一点海物——蛏子,是给嫂子吃的。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东西,弟弟调皮吵着闹着也要吃。妈妈就说:“那是药,是给你嫂子治病的。”我和弟弟都半信半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嫂子吃。其实,我也想知道蛏子到底是啥滋味。只是我比弟弟的自控力强而已。过了许多年后,一位朋友请我吃海鲜,他就点了这道菜。我终于知道了蛏子的滋味。也终于知道了蛏子是人人可吃的,现在想起这事还直觉得自己好笑。同时,更感觉到妈妈的伟大。正如妈妈常给我们讲的“好心大嫂”故事里的主人公。故事说的是:在很早以前,岳飞带兵来到边关迎击入侵的蒙古兵(称岳飞杀鞑子),走著走著就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位妇女身上背着一个大孩子,手里却拉着一个小孩子慌忙的奔走。岳飞感到很奇怪,于是,他派侍卫向前去问个究竟。那个侍卫回来向岳飞报告说,那位大嫂身上背的是别人家扔下的孤儿,而手里牵着的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了躲避战争而逃往外地。岳飞听后深受感动,就对好心大嫂说:“你不用怕,我们决定农历五月初五对蒙古兵进行围剿。你只要你家的门上挂上葫芦(用纸折成),我们就知道是你家。我们不会打扰你家的。”结果,这位好心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全村的人。到了五月初五这一天,全村各户的大门上都挂起了葫芦。由于无法知道哪个是那位好心大嫂的家,这次行动只好取消了。行动改到了八月十五。五月初五(端午节)挂葫芦的事也就成了一种习俗流传下来了。妈妈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妈妈的一生没能真正享过福,可以说是操劳了一生。二哥的第一个妻子由于孩子夭折的打击,得了精神病。在第三个孩子还不会走的时候就去世了,扔下了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是妈妈把她们带大的。三个孩子虽然失去了母亲,但是,她们吃的和穿的一点都不比其他孩子差。

  妈妈的心里装着她的每一个孩子,二哥跟后续的二嫂去了延吉,有几个春节没有回来。妈妈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我还是看出了妈妈的牵挂情绪,于是,我拨通了二哥的电话。让二哥跟妈妈通话,妈妈立即高兴起来。从那以后,除夕的晚上有两个长途电话是一定要打的,一个是打给我姨母;一个就是打给我二哥的。再后来,我就把我的手机给了妈妈,又给妈妈制作了一份特殊的电话簿(用人头像代替名字,以解决妈妈不识字的问题)。妈妈很是喜欢。她却心疼电话费而很少往出打电话。我就跟她讲,您不用考虑电话费,想给谁打电话您就打。我会随时往卡里充钱的,妈妈又说:“我给你的负担够重了,这些年就你和永丽(我的妻子)给我钱多,咱家小姑娘上大学还需要钱,你二哥家的孩子还得你俩(我和妻子)管,我都不忍心再花你的钱了。”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您不能这样想,我是您的儿子。我的生命是您给的,我的一切都是您给的。您在我们身上倾注了一生的心血,现在您老了,我们有义务赡养您老人家。我们孝敬您是义不容辞的,我们无论怎么对您好都是应该的。我们对您不好是会遭报应的。”妈妈就是这样,她对别人的付出、他对别人的恩惠从来不放在心上,而别人对她的一点点好,她就感到不安。

  妈妈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孩子在外面打架一定会批评自己的孩子;儿子与儿媳吵架一定会批评儿子;女儿与女婿吵架一定会批评女儿。有一次二姐夫同大哥吵架,我上前劝解无效就伸手打了二姐夫一记耳光。结果,妈妈心疼地落下泪来,并且狠狠地批评了我。我赶紧向妈妈承认错误,并向二姐夫道了歉才算了事。

  妈妈很爱干净,虽然没有华贵的服饰,但是,妈妈总是非常整洁的。妈妈喜欢白色的衬衫,而且,衬衫总是雪白的。妈妈的举止言谈也是非常得体的,十分有涵养。很多陌生人都以为妈妈是哪个单位的领导呢。

  妈妈非常希望她的子女们精诚团结,临终前对我们的嘱托还是:你们要相互团结,要相互帮助。她最牵挂的是二哥,不希望二哥在外飘荡,还担心二哥的房子,我向妈妈表过态。一定会帮助二哥把房子盖上,力争劝二哥早回故里。她还担心景田弟弟的身体不好,孩子不知体贴。我也答应妈妈,我会照顾弟弟的。也会力争教育我们的后代兴贤孝之风。为此,我从网上下载了《弟子规》、《百孝经》、《了凡四训》、《千字文》、《三字经》等文章。还制作了一套由台湾同胞蔡礼旭先生讲解的《细讲弟子规》光盘(一套四十一张光盘)。以期达到教育后人之目的。

  妈妈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她的六个子女都很健康,都已经成家立业,也都儿孙满堂。这都要归功于妈妈的培养、教育。

  魏景福 写于 2011.1.9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 网站地图

永恒网 YongHengWang 版权所有 内容转载请注明 部份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