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爱情故事搞笑文章网恋故事生活感悟散文诗歌爱情感悟伤感文章婚姻生活情感交流心情日记写人记事亲情友情
当前位置:永恒网 > 文章阅读 > 写人记事 > 正文

被生活虐成了狗,在云南做了自由人

  “我要搬去云南了。”
  
  好友鹿三被疫情虐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做了这个决定,当她告诉我时,我一点都不感到吃惊。
  
  鹿三一直很喜欢云南,甚至每隔几个月就会飞过去呆上一周。
  
  她说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力气折回北京,继续对抗大都市的疲乏与压抑。
  
  在网上,鹿三结识了一群同样喜欢云南的朋友,他们叫自己“精神云南人”。
  
  他们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逃离北上广,在云南找一处落脚,回归理想的家园生活。
  
  说起来,我还从未去过云南,为此对它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我知道云南有花有奇幻蘑菇,有滇池洱海有四季如春,还有些什么能让人如此着迷呢?
  
  今天,特地邀请鹿三来好好安利一下,以下主要来自她的讲述——
  
  从灵魂流放时才被人想起的小透明,到我们精神云南人的共同家园。
  
  云南其实经历过一场很了不起的逆袭。
  
  要比经济、文化、教育,它好像都差了点存在感。
  
  但提到全国最适合生活的地方,云南一定能排在前位。
  
  我为什么如此喜欢云南,只因为,它离普通人的心更近一些。
  
  如果说,上海是有腔调的风流贵族、江浙是极软糯的小家碧玉、湖北是浑身不服的愤世青年。
  
  云南,可能还是个野性未消的少年。
  
  好比古龙笔下的小鱼儿,在山野中长大,与万物共生,自然要比循规蹈矩长大的花无缺,更让人亲近向往一些。
  
  这种率性、自然与洒脱的“野”,正是云南的迷人之处。
  
  云南的野,表现在它的天气。
  
  昆明可以一天四季交替,早上冻得你直哆嗦,中午又热得人想脱衣,大街上一瞧,穿什么的都有。
  
  云南的野,表现在它的山路。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外地司机吓破胆”,用以形容,最不为过。
  
  云南的野,还表现在每一个云南人不羁的灵魂。
  
  他们爱吃辣,连水果也要蘸辣椒面吃,云南有一道名菜叫“鬼火绿“,是把各式辣椒拌在一起,能辣得人头顶冒火。
  
  既是嗜辣者的天堂,也是辣到终生难忘的地狱。
  
  他们敢吃虫,抓蚂蚁做成营养汤,摆百虫宴庆祝节日。
  
  在云南,无论如何都饿不死人。
  
  毕竟这里“绿色的都是菜,能动的都是肉”,什么都可以吃,全是大自然准备好的美味“家宴”。
  
  相信你的心越野,越能在此地活得痛快。
  
  如果可以,谁不想学滇西小哥?
  
  野味食材随手可得,诗意田园消磨时光。
  
  从此告别deadline与加班的日子,过上如从前一般车马皆慢的生活。
  
  只有云南,让我觉得自己能无限接近这样的生活。
  
  在云南的每一天,都离北上广的奋斗节奏很遥远,与当下年轻人的发展轨迹截然不同。
  
  它好像能让人忘记追求浮华的欲望,安心停下来慢下来,不必再与主流强行为伍。
  
  同时,它又在拷问,曾经一刻都闲不住的自己:
  
  为什么我们想要的生活,非得有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呢?
  
  拥抱大自然的原始,回归人类的野蛮生长,才能看清心底的自由,真正向往何处。
  
  中国最有文化的吃货汪曾祺,因为云南好吃,就将它视作第二家园。
  
  汪曾祺19岁来到云南,很快就成为精神云南人中的一员。
  
  这位号称时常揭不开锅的吃货,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性,在这七年间,留下了不少云南菜的“打卡报告”。
  
  在《昆明的吃食》中,这位吃货挑剔的味蕾,略过广州盐鸡、常熟叫花鸡。
  
  单以昆明汽锅鸡为天下第一。
  
  《菌小谱》中,汪吃货念念不忘的又是另一种味道:“我在昆明住过七年,离开已四十年,不忘昆明的菌子。”
  
  菌子是云南当地人的说法,也就是外地人口中的野生蘑菇。
  
  原本以为松露足够代表云南菌子的稀缺珍贵。
  
  云南人可能会笑着说,那玩意,我们都是给猪吃的,鸡纵菌、青头菌、干巴菌、牛肝菌……才是个顶个的美味。
  
  云南可食用菌类多达250种,天赐山珍野味,难怪留有名句“日啖菌子三百克,不辞长作云南人”。
  
  从汽锅鸡、白斩鸡、羊肉到菌子,汪曾祺舌尖上的云南风味,还算“正派”。
  等到纪录片《风味原产地·云南》,另一位中国著名吃货陈晓卿先生呈现出来的云南风味,又将它的野路子,描绘得让人大开眼界。
  
  生猪血制成的猪血撒,已经足够生猛,你知道还有蚂蚁撒吗?
  
  漆油米酒和虫蛹制成的虫蛹侠拉,则更加猎奇。
  
  至此,终于将云南人抬上了连广东人都甘拜下风的食物链顶端。
  
  面对种类繁多、操作神奇的云南菜,相信每一个爱吃的人,都能得到满足,并找到自己念念不忘的独特风味。
  
  我爱云南,因为我爱酸木瓜鱼、喃撇、烧饵块、火腿豆花米线、青煮鸡枞汤、过桥松茸、丽江粑粑;
  
  我还爱猪酐酢、铜锅煮鱼、大理砂锅鱼、油炸豌豆粉、酸苞苞汤、香竹烤饭、芭蕉叶烧肉、建水烧豆腐、洋芋鸡、傣味柠檬鸡、沾益辣子鸡......
  
  你呢?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站上食物链顶端,好像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但与其说,云南人的“野”,剑走偏锋。
  
  还不如说,汪曾祺的笔与陈晓卿的镜头遥相呼应,不过是万物相容的生活侧面。
  
  云南最迷人的,还有它的包容性。
  
  要知道,除了汉族之外,这片土地还有着二十多个少数民族,所有的传统与习俗,都值得一片容身之地。
  
  你可以清汤寡水,我也可以与虫共舞。
  
  只要对家园抱以热爱,守护蓝天白云与洱海翠湖,生活为什么不可以是不同模样呢?
  
  在中国,已经不缺现代化的城市。
  
  在这些城市,也不缺心向往之的年轻人。
  
  我们以策划、文案、设计、程序员的身份进驻格子间,大家都不缺奋斗欲,也千篇一律地将逃离变为日常。
  
  于是,有人靠着可怜的年假,满世界到此一游。
  
  而我累了也厌倦了,索性把心一横,一头扎进云南的闲散。
  
  生活本该有多种方式,年轻不代表一定要后浪狂奔,慢下来的驻足也应该被允许。
  
  云南就是接纳我们这类人的应许之地。
  
  早我一步来云南的人中,有开民宿的,有做民谣歌手的,也有画画写作的……
  
  它全然接受每一个人的“白日梦”。
  
  在这里,人们只谈生活。
  
  生活之余,以兴趣爱好为乐,而不是非要以此营生。
  
  抬头看一片云发呆,等一朵花绽开的浪漫,专心创作出一个作品,一天可能就这样过去了。
  
  不慌不乱,美好悠然,这才是最本真的生活状态。
  
  如果你沉迷《动物森友会》的桃花源梦,一定也知道自己的理想生活,到底该什么模样。
  
  而云南,就是现实里,恰到好处的理想家园。
  
  我来这之后,还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去处,新华网和《天天向上》这段时间都先后报道过它。
  
  那就是坐落于滇池南岸的七彩云南·古滇名城。
  
  在这里,可以体验到最民族、最鲜活、最文化、最云南的生活方式。
  
  它打造了一个适合所有生命共生的万物家园。
  
  6月6日,新周刊、行者文化、七彩云南·古滇名城联合发起了“理想家园-家园首发计划暨家园守护者颁奖典礼”,以及一场趣意盎然的“古滇家宴3rd-万物共生的家园之宴”。
  
  活动的每一处细节,都足见回归自然的本真之心。
  
  家园守护者颁奖礼请到了《风味人间》总导演陈晓卿老师开场演讲,详解了云南作为“人类生活方式样本”博物馆的珍贵,而晚上的古滇家宴3rd又为家人们准备了最地道的云南风味。
  
  现场布置极具云南风情,表演环节特意带领众人献上“太阳礼”。
  
  正是通过这些仪式感的洗礼,我们才能感受到拥抱万物的美妙。
  
  向自然张开怀抱的家园,也正等待你前来拥抱生活。
  
  【写在最后】
  
  看完鹿三的讲述,我买下了去往昆明的机票。
  
  这或许是一次寻找自己,也寻找生活的机会。
  
  期待与未知相遇。
  
  期待与理想同居。
  
  有时间的话,你也一起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 网站地图

永恒网 YongHengWang 版权所有 内容转载请注明 部份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