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分类 搞笑段子人生格言心情说说爱情说说伤感说说搞笑说说早安心语祝福语句生日祝福晚安句子土味情话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永恒网 > 说说短句 > 心理健康 > 正文

谈人性中的善恶

    关于人性的善恶,中国历来就争论不休。主要表现为两派以孔孟为代表的主张“人之初,性本善”;以荀卿也就是荀子为代表的就力主“人之初,性本恶”。究竟人性是善还是恶,我想结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班门弄斧一番。

   首先,我们的往哲先贤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对立的观点,况且要知道荀卿还是儒家的人,因为他受业于孔子的门下,既然是一家人,按照我们传统国人的思想就是“胳膊不能向外拐”,是吧,诸位?而荀子就恰恰向外拐了,只是为什么呢?

   我想啊,至于谁主张善,主张恶,这是结论,其实有时候结论往往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过程,究竟他们是怎样得出这样的结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所长。这不得不说说他们的社会背景,成长经历与各自的思想主张。

   孔子这个人主张的是仁爱,德政的思想。早年四处为家,周游列国也最终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还险些丧命。于是后来,就办学兴教育。确实孔子对我国古代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形成了一套完成的思想理论体系,当然,也并不全是对的,好的。除了像“三从四德”这类思想在当今社会已经淡出了历史舞台,我说的是淡出,不是完全的退出,聪明的你,稍一用心便知道我所指何意。像他的那套有关教育的方法,态度,理念,至今仍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像“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等,你能说孔子思想过时了吗?像儒家的思想中有关道德修养的“五日三省吾身”,“忠恕”等等。由于主客观因,孔子未能入仕施以展自己的政治理念与治国才华,但不代表他从此就不关心国家社稷,儒家的那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安邦、平天下”,说的又是什么呢?所以,他老人家主张道德在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套理念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读过《三字经》的朋友都会很清楚这一点,里面概括的很到位,说“《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这里的“善”就有善良和高尚的道德之意。

   所以,孔子一行认为国家之所以不昌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与高尚的生活氛围。所以他提倡仁爱,德政就很好理解了吧?既然是提倡仁爱,德政,自然就免不了对普通众生实施一种宽泛的教育,这种教育不知教于学生基本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向他们传授一种为人处世的道理。他认为,人一开始啊,是善良的,只是在后来的环境熏陶下变质了,也就是他们所接触的,所学的东西不一样了,才会导致人会恶的结果,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三字经》中得到佐证“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呢,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又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人称“亚圣”,即仅次于圣人孔子的意思。他的思想在孔子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的主张同样在《三字经》提及“《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这话说的很直白吧?就是说孟子支持仁政,仁义。既然他也讲究道德重要性,自然其关于人性的主张与孔子同出一撤。而且,他说当义和生命相冲突时,他会怎么样?坚决支持“舍生取义”。这是更进一层的道德,是上上之德。

   荀子,这个人就更不简单了,他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人,因为在赵国做过官,所以人称荀卿。他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奠基人,他批判性的继承了儒家,道家的思想主张,并加以发扬光大。他主张“人之初,性本恶”。

   他说,这个人啊,一开始其本性就是恶的,比如,一个婴儿出生不久就要吮吸咀嚼母体的乳汁,这个例子虽然不恰当,却能说明问题,权且当做一种“霸王逻辑”或者“强盗思想”吧。再加之,荀子是一个特别注重后天学习和质量互变的人,这一点从他的《劝学》一篇中可以窥测一二来。他在这篇散文里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说的是什么?很明显吧?

   正是因为他主张后天性的学习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他说,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要接受后天的学习和教育,通过后天的学习就可以弥补这一点,从而使得每个人都能够优秀。于是这便是他主张“人之初,性本恶”的缘由。

   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本性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这种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同样是可以得到很好发展的。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张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的,但不是绝对的。

   要是从教育学的立场出发,我们则要考虑人所处的环境与接受的教育。环境无非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无非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

   我们先姑且抛开环境不说,但说教育一块儿,在这三种教育中,我个人认为真正能够引起人性善恶互变的主要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什么这么说?你想想看,就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而言,学校教育真正教给学生的主要是单纯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技能。虽然德育时时提着,但却没能切实落实过,至于国外的怎样,我没有出过国,更没有留过洋,所以不敢妄加断言,以免有弄巧成拙之嫌。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港湾,是其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后勤保障基地,在这里,环境如何,是宽松,是严格,是和谐,是糟粕,才是真正给孩子留下终身难以逾越的深渊巨壑,好多少年犯、成年犯当调查其家庭时往往都不尽如人意;反过来,好多大家,在调查其成功原因时,常常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当然了,这话也不是绝对的,我说得是“往往”和“常常”。http://www.yh31.com/

   其次,就是当一个人步入社会了,这是他的本性就与他长期所处的现实情况而定了,这一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很多,对此,不再加以细说,诸君都懂得。

   好,当我在把教育分析了之后,环境就不必再说了吧?这就是为什么在一开始我说暂且抛开环境不谈的原因所在。

   好了,综上所述,我认为,人性是善是恶,一方面源于他接受的教育情况;一方面源于他所处的环境;一方面源自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意志是否坚强。所以,我认为“人性恶”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 网站地图

永恒网 YongHengWang 版权所有 内容转载请注明 部份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